作者:佚名 来源于:家长学院
住高楼地震了躲哪里最安全,地震在来临之前,并不是毫无征兆的,只要我们稍微留神,就可以发现,然后较大程度的避免生命危险和财产损失。住高楼地震了躲哪里最安全。
住高楼地震了躲哪里最安全1
一般来说级别较为严重的地震灾害的发生,留给人们反应的时间只有十几秒甚至几秒,对于住在城市高层的人们来说,如何在这种灾害当中多一丝逃生的机会,是目前研究地震命题的科研人员的重要研究方向。
如果说地震来了我们该如何正确躲避呢?首先我们要遵循的原则是,当地震来临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做到及时躲避,当地震过去的时候我们要做到及时远离危险的区域。
如果说地震来临的时候我们在平房里面,这个时候我们要迅速钻到床下或者是桌子下面,找寻触手可及的柔软物品防护头部。等待地震间隙的到来。地震间隙的时候再转移到较为安全的地方。
如果住在楼房的话千万不要乘坐电梯下楼,因为地震的时候乘坐电梯非常容易急速坠落。最好的躲避方法是躲在一个较小的隔间里面,比如说卫生间,厨房等等。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头部,最好不要轻易挪动位置。因为地震之后往往还会发生余震,余震的威力也非常大。
尤其要注意的是,住在高层的.居民千万不能跳楼求生,因为地震来势往往非常迅速,跳楼的话生存概率极其微小,反而是被摔伤或者是摔死的几率较大。即使顺利着陆,也很容易被倒塌下来的东西砸中。
出于国家对地震危害的防范意识,现在一般的建筑在防灾防震方面的工作都可以做到满足正常要求。对于我们来说我们虽然并不能做到及时逃脱,但是我们可以做到及时并且科学地躲避灾害的来袭,提高生存的可能。
住高楼地震了躲哪里最安全2
地震几级房子会塌
7级以上的地震会使房子倒塌。地震时房子是否会倒塌不仅要看地震的震级、烈度还要看房屋的结构以及质量。一般的房屋抗震级别为7级,地震烈度到一定程度就会使房屋受到损害。
地震烈度即地震发生时,在波及的范围内地面振动的激烈程度.是地面及房屋等建筑受地震破坏的程度。
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剧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通常是震中所在的地区。
目前的科技暂时还无法预测到地震,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地震也是无法预测的。
绝大多数的地震因为太小或者太远,人们感知不到。
地震应怎么做好预防措施
1、地震在来临之前,并不是毫无征兆的,只要稍微留神,就可以发现,然后较大程度的避免生命危险和财产损失。如果家里是有养家畜的,如鸡、狗,在地震来临之前,都会异常的烦躁乱叫,这时就需要做好必要的准备了。
2、在农村,大多数居民都是使用古井打水,很少使用自来水管,这时可以通过古井水位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地震。要是水位会不断的上升,并且古井内的水变得很浑浊的话,那么说明地震要来了,因而需立马做好预防措施。
3、在地震来临之前,会发现很多平时看不见的动物都会跑出来,如青蛙、蛇、老鼠等,若是看到了大量,就需要特别谨慎了。要是地震来了,而没有及时逃离的话,需要躲在三角区或者坚固的物品下方,防止头部或身体被砸伤。
住高楼地震了躲哪里最安全3
国家在建筑抗震设计上要求,一般的民用建筑是要抗7度,及可抗6级地震,对一些超高层的建筑,必须要做地震安全性的评价,通过安全评价性去测试标准,以保证建筑达到基本抗震地区的要求。除了设计达标以外,施工的质量也是非常关键的,要有合规的设计,合乎要求的标准,合格的施工质量,几个方面做好了,才可以达到抗震的标准。
抗震是房屋建筑乃至一切土木工程最困难的课题,抗震房屋的地基一般打在坚固岩石深处,可以随震动一起移动。2楼到5楼之间,用20组四角柱来支撑大楼。坚固的底层楼。白色石英护墙板以钢管加固,这一设计可承受左右的摇动。金字塔型的重心较低,所以能承受摇晃。紧急逃生梯设在西翼,升降梯则设在东翼。所有设备都锁在墙上固定,而且全部都能承受上下和左右的移动。整栋采用防震材料。较高楼层有弹性。
从1974年原国家建委发布全国第一个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起,中国对建筑抗震设计的要求越来越严格: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对“74规范”进行修改,颁发了“78规范”;19 89年,又发布“89规范”,6度区的建筑工程正式纳入抗震设防范围;2001年,对“89规范”进行修订,从2002年1月起实施新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国抗震设防烈度分6~9度,度数越高要求越严,根据2002年起实施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要求做到: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50年一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475年一遇)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预估的罕遇地震(1641~2475年一遇)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一般来说,全国大部分地震不活跃带抗震设防烈度是6至7度,北京地区居民楼房应具有抵御烈度为8度的地震破坏的能力。
上一篇: 返回列表
下一篇: 地震逃生安全知识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