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学习型城市建设智库 作者:朱卫国
随着网络化、数据化和智能化的深化,数字经济正在从电商、搜索、社交,向制造、教育、医疗、农业、金融和公共治理等全方位渗透,呈现出数据驱动、跨界融变、智能运维、颠覆创新、结构转换和平台治理的特征。拥抱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体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数字技术改变了传统意义上企业、市场与公共治理的边界,催生了第三种制度样式---数字平台,数字平台的超级链接促进了更深层次的协作与治理。这种新的生产力组织方式,构成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实际上,数字平台不仅是一家企业,更是一个经济社会融合的生态系统。 2018年,全球市值和估值名列前20的互联网科技巨头,都是数字平台。领跑全球的中美数字经济竞争,最直接地表现为两国“数字平台航母”的PK。当前,中美数字经济的激烈竞争,正在从技术和产业竞争,升维为包括理论范畴、法律制度和治理能力的全方位竞争。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称“38号文”)。 38号文立足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实际和发展时机,展现了中央政府在数字经济方面的新思维,文件从简化准入机制、包容审慎监管、培育增长力量、优化营商环境、保障主体权利等五个方面,做出了全方位的部署,纵横捭阖、撒豆成兵,体现出丰沛的观念创新和制度创新,市场为之鼓舞和振奋。 纵观38号文的5大方面18项举措,有如下思维亮点: ——放松管制的思维 行政规制一直是规范市场的重要手段。但过度的行政规制会伤害市场活力和创新力,抑制市场动能与繁荣。党的18大以来,国务院一直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改革的实质内容之一便是放松管制。放松管制是贯穿38号文的主要逻辑。体现在:市场主体准入宽松便利方面,允许虚拟空间可作为住所登记,且可以“一照多址”。文件要求清理和规范制约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的行政许可、资质资格,“对仅提供信息中介和交易撮合服务的平台……原则上不要求比照平台内经营者办理相关业务许可”,极大地消除了“把滴滴当出租车公司管”“把飞猪当旅行社管”的监管路径依赖。 ——包容审慎的思维 如果说,放松管制的思维是对过去存量规范的摧枯拉朽,那么包容审慎则是面向未来的删繁就简。“包容审慎、鼓励创新”一直是国务院“放管服”改革的主基调。38号文在落实包容审慎精神方面,力度更大,突出的亮点更多,例如:避免用老办法管理新业态;对一时看不准的,设置一定的“观察期”,防止一上来就管死;对仍处于发展初期、有利于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的新兴行业,要给予先行先试机会,审慎出台市场准入政策。明确平台与平台内经营者的责任,加快研究出台平台尽职免责的具体办法,依法合理确定平台承担的责任。38号文关于包容审慎的这些规定,极大缓解了新经济主体目前普遍存在的“规章焦虑”。 ——协同共治的思维 协同共治,是数字经济智能化特征的内在规律要求。协同共治的本质是充分利用国家法律的硬约束和平台规则的协议软约束,兼济国家标准的他律和平台算法的自律等治理优势。在协同共治方面,38号文提倡构建多元共治的监管格局,推动监管平台与企业平台联通,实现以网管网、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在政府部门与平台数据共享、推动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消费维权联动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强化政府部门与数字平台的协同。同时,明确要求科学界定平台责任,不得将本该由政府承担的监管责任转嫁给平台。 ——变“熵”为“墒”的思维 “熵”是衡量无序和混乱的单位,“墒”则是衡量土地墒情和繁荣的单位。38号文努力打造适合数字平台健康规范发展的营商环境,一方面剔除不符合新经济发展的行政规制等熵羁绊,要求及时推动修订不适应平台经济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规定,加快破除制约平台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另一方面则培育新的增长点,鼓励发展平台经济新业态:积极发展“互联网+服务业”;大力发展“互联网+生产”;深入推进“互联网+创业创新”。并通过加强网络支撑能力建设和优化平台经济发展环境,夯实新业态成长基础。 ——权利本位的思维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而法治是以人为本的权利本位机制。38号文强化平台经济发展的法治保障,尤其以“切实保护平台经济参与者合法权益”为核心。充分考虑到平台、平台内经营者、平台从业人员、平台经济领域消费者之间权利保护的平衡。例如,将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依法打击网络欺诈行为和打击以“打假”为名的敲诈勒索行为结合起来,既解决社会普遍关注的“假货”问题,也解决政府、平台和商家为之焦虑的“打假碰瓷”问题。 从总体上看,38号文既有“遵循规律、顺势而为”的“道场能”,又有针对制约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的难点对症下药的“术方法”。每项任务都落实了具体的主体分工,并要求“压实工作责任,完善工作机制,密切协作配合………及时落地见效”。市场为这个文件感到欢心,市场也相信有关部门和地方在具体落实文件部署的任务时,能够切实融汇38号文精神实质,促进中国平台经济再上新台阶。
·上一篇文章:南京“芯片之路”的探寻者为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努力
·下一篇文章:前15%中国艺术家年均成交价达250万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tasiwei.com/news/shxw/1912311217364HFFG9E2CBBI6C33A4G3.htm
相关内容
余建祥 | |
张海洋 | |
毛梓铭 | |
佚名 | |
佚名 | |
佚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