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校园文化建设网 作者:佚名
真实的案例
1、爸爸妈妈,你们也会死吗
儿子听完“小美人鱼”的故事后,问我:“妈妈,美人鱼变成泡泡是不是就死了?”我回答:“是。”他追问道:“是不是每个人都会死呢?”在听到我的回答又为“是。”时,他大哭起来:“不行,不要你们死。”
2、孩子害怕死亡半夜大哭
阿梅的女儿五岁多,孩子在三岁多时就会问妈妈死是什么,阿梅直接告诉她,人死了就是看不见了。“那妈妈老了也会死吗?”“也会。”一天晚上,女儿半夜睡醒大哭,说害怕死去。
3、妈妈,我真想死....。.
我那宝贝儿子某天因不认真识字,她气得揪了一下他的耳朵,小家伙居然说出语出惊人的话:“我真想死,省得你天天打我!”
当孩子问及“死亡”是什么,你是如何回答的呢?
看看下面有没有你经常用过的答案:
“他在睡觉。”
分析:这会让孩子不仅对死亡疑惑,而且对睡觉疑惑。为什么睡着了总不醒来?情形严重时,他的牵挂和疑惑有可能让他开始对睡觉产生恐惧或者抗拒。
“爷爷去了很远的地方,去和奶奶见面了。”
分析:如此说,让孩子可以接受,而且那种亲人之间爱的连接可以传达。但一定时间之后,孩子也会有疑问,为什么我不能去见奶奶,爷爷为什么还不回来,他们为什么不来跟我们一起?家长[微博]要解释的东西也会不少。
“不要说这种话(关于死亡的),小孩子懂什么。”
分析:这将孩子的疑惑挡在心里,让他觉得死亡是一个让人不耻或不敢提起的事,应该是很可怕的,会带来不幸。如果孩子已经在害怕死亡这件事,家长这样应对,孩子会感觉更无助。
“以后科技发达了,人不会死的。”
分析:对死亡产生恐惧时,有人希望“长生不老”。家长的这种说法,不仅没有帮孩子应对死亡的问题,反倒让他活在幻想中。这可能是家长玩笑式的回答,有时也不能说不是家长本身对死亡恐惧的心理的投射。
“他去了天堂。”
分析:这种说法不算不合适,是常见的比较温情的说法。但最好能再深入一些,去了天堂做什么。比如,那里是他的另一个世界,会有人照顾他,陪他散步,跟他一起吃东西。暂时,我们没有办法在一起,要祝福他。同时,我们也要照顾好自己,让他觉得安心。
如果孩子还是常常提起,可以适当拿故去的人的照片等物件来怀念。要告诉孩子,我们在家人的关爱中生活着。
不要糊弄孩子了,告诉TA们什么是“死亡”--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的方式
婴幼儿(0-4岁)
对“死亡”没有概念,也很难明白死亡的概念,这个阶段,家长可以用一些比喻拟人的方法解释“死亡”,比如可以把孩子心爱的玩具比喻死亡,玩具坏了,没法恢复了,就是死亡了。
4-7岁的孩子
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这时父母首要做的“生命教育”就是告诉孩子,死亡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并培养好孩子的安全意识,这是非常重要的。
上了小学(7-13岁)的孩子
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和成年人一样有悲伤的情绪,这时,家长就不能拐弯抹角,用比喻举例混过去,应该面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用科学的角度,让他们以科学的眼光来看待这件事。可以带他们去自然博物馆、科技馆,看看人是如何出生、长大、老去、死亡,平静地告诉他们,他们就不会害怕,反而会欣然接受。不过,家长们切记,和孩子们表达“死亡”的言论时,千万不要去吓孩子,不要让他们对死亡产生过度恐惧感。
注意:家长自己一定不要表现出死亡的恐惧,否则孩子也会蒙蒙眬眬地怕死。应让孩子知道死亡是很自然的事,死了就不动了、不吃了、不工作了。
看国外如何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
美国:美国的一些小学校里开设了别具一格的“死亡课”。在教育部接受过专门训练的殡葬行业从业人员或护士走进课堂当起教师,跟孩子们认真地讨论人死时会发生什么事,并且让他们轮流通过演剧的方式,模拟一旦遇到亲人因车祸死亡等情形时的应对方式,体验一下突然成为孤儿的凄凉感觉,或走进火葬场参观火葬的全过程,甚至设计或参加一台模拟的“向亲人遗体告别”仪式等等。
对于孩子提出的“死亡问题”,美国家长总是做出最为直截了当、简单明了的回答,并尽量避免似是而非或模糊不清。此外,他们也较少利用神话或宗教中的诸如天堂、地狱之类的传说来对死亡做出解释。这是因为他们认定,尽管做出这样的解释也许最为简单轻松,但要是孩子长大了并不相信这些,那他就必然会陷入更深的无所适从之中难以自拔。
英国:1988年教育改革方案出台后,其中包括“死亡和悲哀”等学习项目,健康教育的标准也包括了“死亡和丧失”课程,为年龄低至11岁的儿童开设内容与死亡有关的课程。教育部门认为,这门课程将帮助孩子们“体验同遭遇损失和生活方式突变有关联的复杂心情”,并且学会在各种“非常情 况下把握住对情绪的控制力度”。
德国:有人说教育孩子应该尽可能地展示一个真善美的世界,然而,德国的家长与老师们却另辟蹊径,让孩子们直面人生和社会的阴暗面。
据报道,德国柏林的一所小学竟邀请殡仪馆的工作人员来课堂上讲述人死时会发生的事情。讲完后,孩子们轮流扮演角色,模拟诸如父母因车祸身亡时如何应对。该校老师称,通过这样的课程孩子们体验了突然成为孤儿的感觉,这有助于他们体验遭遇不幸时的复杂心情,以及怎样控制情绪。像这样的挫折模拟情景和角色扮演在德国的学校中十分常见。
此外,学校还经常组织青少年到法庭参观,并旁听审讯现场。此举意在不刻意保持学生们心灵的“纯洁”,不回避让学生了解社会的丑恶现象。这样一来,学生们不会与社会隔离,也会对社会产生深入了解,以防一旦接触社会,看到某些阴暗面后感到茫然若失,无所适从。
·上一篇文章:孩子耍赖怎么办:如何对付孩子的无赖行为
·下一篇文章:余建祥:未来每个国民最重要的两个核心素养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tasiwei.com/news/jtjyzs/14481344292J089ED3EEJF0I19HE07.htm
相关内容
佚名 | |
佚名 | |
佚名 | |
佚名 | |
佚名 | |
佚名 | |
佚名 | |
佚名 | |
曹培杰 | |
许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