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时间法 来源:中国校园文化建设网 作者:佚名 也许你有过这样的体会,老师在星期一留了作文,让下个星期一交,不少同学都会留到星期日去做,平时两个小时很难写完的一篇文章,在考试时,谁都必须在两个小时做完。这是什么原因呢? 人的大脑表现出一种明显的惰性,在没有时间限制,没有紧迫感的情况下,往往紧张不起来,因而会直接影响记忆效率。弄清了大脑这一特性,在记忆某些材料时,可以自己命令自己,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完成,这样,会使大脑紧张起来,积极投入记忆活动。 苏联著名的昆虫学家柳比歇夫是善于计算时间的楷模,他对自己实行一种“时间统计法”,从1916年元旦开始到1972年逝世为止,五十六年如一日,从未间断过。他要求自己按限定时间完成预定工作量,据说正负误差一般不超过十分钟。在限定的工作时间里,他精力高度集中,排除一切干扰,因而确保了工作效率。 在记忆活动中,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方法,面对记忆任务,对自己提出时间限制。不过,这样做必须有个时间计划,习题在限定的时间内能够完成。如果估不准,可以稍宽打一些,否则,与实际情况差距太大,就会流于形式,难以奏效了。 ·上一篇文章:培养兴趣法·下一篇文章: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tasiwei.com/news/xxlzs/149301430154AFGA257I95B2FJ7ABG8.htm 相关内容 无相关新闻 标题 副标题 全文 作者 关键字 导航 来源